“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中秋节,又称团圆节,自古便有中秋赏月、拜月、吃月饼等习俗,它们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为了让同学们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和意义,卓然小学18级数学老师积极梳理学科知识中能与中秋融合的元素,设计了具有学科特色的“当中秋遇上数学——《人民币兑换》系列探究性活动”,通过学科主题式探究活动,让孩子们提前感觉到了浓浓的中秋之意的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2022年9月9日下午,18级举行了“当中秋遇上数学”——《人民币兑换》探究性主题活动。活动首先让学生了解中秋的由来、嫦娥奔月的传说、中秋的赏月、拜月、吃月、饮桂花酒等风俗习惯,让学生了解中秋的文化内涵和意义。
接下来进行与月饼的有关的数学有奖竞猜。如找月饼摆放中的规律,切月饼、分月饼。在游戏活动中,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在竞猜中了解到了规律,提升了数学思维。
学生最喜欢的是兑换活动。活动的方式是以物换物,为了此次活动,老师、同学们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提前一周了解了货币、汇率的知识和常用货币的汇率,并学习了课本上关于《人民币兑换》的知识,活动前准备了1个月饼和1种美食,并分别贴上价格标签,标签标明币种及价格。如果标价是外币,交换对方需根据今天的外币与人民币的汇率算出人民币的价格。如果标价是人民币,则要算出相应外币的价格,双方确认算对了,才能交换食物。
活动现场气氛浓烈,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很快选择了要与谁交换食物,确定与谁交换食物后,两位同学立刻细致地用计算器精准计算出所需人民币或外币的价格,填写“购物券”,经过双方确认无误,就可以得到自己喜爱的食物啦。快的同学兑换了四次,不仅熟练地掌握了人民币兑换的知识。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月饼和美食,还体验到了分享的快乐,与同学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最后进行了活动小结,同学们谈到了今天活动的收获和感受,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并且表示非常期待多举行这样的数学探究活动。
本次活动,是“2022新课标”理念下与“双减”背景下的数学创新探究实践活动。同学们把对亲人、对同学、对节日的美好祝愿寄情于中秋探究实践活动中,用数学的眼光品浓浓的中秋味道,感受别样的探究趣味。通过此次活动,相信孩子们在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更深刻地领略到了数学的魅力。